流水養魚如何管理
發布日期:2022-02-23
1、調節池水流量為了降低成本,滿足魚類生長對氧的需要,人工調節池水流量是不可缺少的。在飼養初期,魚體規格較小,或水溫不高,魚類耗氧不大,可以適當降低流量;但隨著時間推移,魚體逐漸長大或水溫較高,魚類耗氧明顯增加,需要相應增大流量。所以水流量大小需要根據魚類生長、動態、水溫和水質的變化進行人工調控。
2、觀察魚水狀態流水養魚一旦開始,隨著飼料不斷投入,魚的生長和水質都在變化之中,需要隨時掌握并及時進行人工管理。每月測定魚的生長參數,以便了解魚的生長是否正常,并根據其體重調整投飼量。魚的活動狀態是否正常可通過其搶食程度、集群或游動情況判定。如果部分獨游,或靈敏度下降,或身體發黑則是病態,需要及時檢查對癥防治;如果魚類浮頭則顯示水體缺氧或魚池容納量過多,需要增大水量或將達到食用規格的部分魚出池銷售,或分池飼養。
3、注意水質變化缺氧、氨過量,pH過高或過低,有機物耗氧增高,水色由清變混,泡沫增加,需要及時清污、洗池。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對主要理化指標進行定期或跟蹤測量,以便了解水質變化趨勢,及早采取相應對策。
4、排污與洗池排污、洗池是流水養魚經常性的管理工作。由于魚的密度大、空間小,魚排泄的代謝產物較多,需定期和經常性隨流水排出。為了便于排污,一般以圓形流水池能較好集污,隨水排出,其他池形排污較差。根據流水池積污具體情況每天排污1~2次(邊進水邊開閘門排污),每5~10天洗池1次(停水邊排邊洗),即可較徹底排污。
相關標簽: